suncitygroup太阳集团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公司产品方案
(代码:085400)
一、类别(领域)简介
本学科围绕人工智能、信息系统、智能控制、电气工程等前沿领域,结合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和实际应用需求,重视员工专业理论教育以及工程能力培养。以计算机、信息通信、电气和控制类学科互为支撑,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员工成为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管理、复杂系统的运营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
本学科在多年的教学科研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优势,近几年,学院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学科梯队,建立了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的团队队伍。截止到2025年3月,拥有研究生导师92人,其中正高18人;拥有企业导师96人,其中正高25人;上海市海外名师2位、校级海外名师12名,专家中有IEEE Fellow 2人。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的企业导师来自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科学研究院、上海电气集团、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仪电集团、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等单位,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工程技术开发实践经验。
本学科拥有具有行业特色的20多个专业实验室;拥有上海市数据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设计与验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两个省部级平台;同时拥有“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民用飞机制造与运维大数据分析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5G+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等平台。与中国商飞合作的基于无人机的飞机表面喷漆状态智能检测系统,是国内外唯一实现室、内外无人机自动巡航、数据采集、5G数据实时传输、实时检测并带有预警功能的系统,填补了全球市场空白;与中国联通联合打造全国首个5G高校,建成覆盖学校教学和科研场所的5G移动网络;与上海市中山医院、长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开展各类智慧医疗相关合作,广受好评。
二、培养目标
学位点面向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积 极服务上海“3+6”新型产业布局,依托国家和省部级平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控制工程等 研究方向,厚植产业基因,深耕产教融合,聚焦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 和应用探索,形成一定特色并取得行业领先地位。为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基础理论扎 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复杂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管理、 运营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基本要求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科研道德,具有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善于合作的团结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2)掌握本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相关的试验技术,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技术课题,并能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3)有较强的合作能力,能在设计、工程应用和研究开发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
(4)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能够熟练地获取新知识、新思想;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严谨的科研作风。
三、研究方向
1.电子与通信工程
2.计算机与软件工程
3.控制工程
4.电气工程
5.人工智能
6.大数据与云计算
四、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毕业,但提前毕业时间不能超过半年。硕士研究生一般用一年半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等,用一年以上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
五、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公司产品主要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实行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模式。提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鼓励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鼓励组建导师组联合指导。鼓励海内外合作培养。
六、课程设置、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非学位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必修环节。学分要求:最低总学分34分,学位课不少于14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0分,必修环节不少于10分。
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七、中期考核及开题报告
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研究生在第三学期中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写出论文工作计划。
同时,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风建设、学术报告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活动,积极参加本学科范围的学术讲座及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研究生参加学风建设讲座、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或作学术报告的次数不能少于20次。学术报告计2学分,由导师根据员工出勤记录负责进行考核和评价。
九、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研究生须到企业实习累计时间不少于1年,实际工作量不少于32周,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论文答辩。
每位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实践完成后,填写《专业实践评价表》,其中须写明任务和要求(包括内容、时间及安排),由专业实践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包括在实践中的态度、工作量、完成质量及工作能力等。
十、中期检查
由学院在第五学期组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否能按时答辩进行检查。
十一、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至少用一年左右时间从事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科学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本领域工程实际,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4.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软科学研究等不同形式,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5.学位论文内容要求、撰写要求和评价指标详见《上海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
十二、论文评阅及盲审
按照《关于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抽查盲审的规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由学院在第六学期组织对论文进行评阅,通过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盲审,再次通过才可参加论文答辩。
十三、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
按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由学院在第六学期组织答辩。答辩通过的方可提交学位申请,由学院审核研究生学位申请材料并提交汇总材料,由研究生处组织授学位前查重,并组织召开校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授予学位。
十四、在学期间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之前,须在本专业范围内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成果,具体按照《suncitygroup太阳集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汇编》执行。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 课程编号 | 中文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百分制 | 开课学期 | 任课教师 | 备注 |
学位公共课 | G45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32 | 2 | 是 | 1 |
| 必修 |
G22006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Dialectics of Nature | 16 | 1 | 是 | 2 |
| ||
G47003 | 综合英语 | Comprehensive English | 32 | 2 | 是 | 1 |
| ||
G02001 | 工程伦理 | Engineering Ethics | 16 | 1 | 是 | 1 | 奚峥皓、李媛媛 | ||
学位基础课 | ZX21006 | 矩阵论及工程应用 | Matrix Theor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 32 | 2 | 是 | 1 |
| 必修 |
ZX02003 | 线性系统理论 | Linear System Theory | 32 | 2 | 是 | 2 | 童东兵 | 除矩阵论及工程应用外,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不少于6学分(学位基础课至少选1门,学位专业课至少选1门) | |
ZX02004 | 最优化方法 | Optimal Method | 32 | 2 | 是 | 1 | 李毓媛 | ||
ZX02011 | 最优控制与状态估计 | Optimal Control and State Estimation | 32 | 2 | 是 | 2 | 李海波 | ||
ZX02015 | 高级统计学 | Advanced Statistics | 32 | 2 | 是 | 1 | 陈姗姗、孟凡辉、杨淑群 | ||
学位专业课 | ZX32002 | 现代通信技术 |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32 | 2 | 是 | 2 | 吴中、马天鸣 | |
ZX02017 | 现代信号处理(校企共建课程) |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 32 | 2 | 是 | 2 | 赵莉、马天鸣 | ||
ZX32004 | 机器人控制技术案例类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实践案例类课程) | The Project Case of Robot Control | 32 | 2 | 是 | 1 | 胡凌燕 | ||
ZX32005 |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Analysis | 32 | 2 | 是 | 2 | 朱海 | ||
ZX02020 | 高级软件工程(全英文教学) | 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 32 | 2 | 是 | 1 | 海外名师、黄勃、施一萍 | ||
ZX32007 | 计算机高阶算法及理论(全英文教学) | Advanced Algorithm and Theory of Computer | 32 | 2 | 是 | 1 | 海外名师、黄勃、张娟 | ||
ZX02022 | 机器学习 | Machine Learning | 32 | 2 | 是 | 1 | 张娟、罗光圣、杨淑群 | ||
非学位选修课 | F02023 |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 Postgraduate Thesis Writing Guidance | 16 | 1 | 是 | 2 | 王宇嘉 | 必选 |
F32004 | 实验室安全 | Laboratory Safety | 16 | 1 | 是 | 1 | 龚黎华、张亚龙、冷星环 | 必选 | |
ZF32009 | 模式识别 | Pattern Recognition | 32 | 2 | 是 | 1 | 李高健、万卫兵 | 除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和实验室安全外,非学位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最多1门,可不选 | |
ZF32010 | 数据科学与工程 | Dat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32 | 2 | 是 | 1 | 俞雷、黄润才 | ||
ZF32011 | 数字图像处理 |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 32 | 2 | 是 | 1 | 商习武、赵晓丽 | ||
ZF32012 | 现代电气工程技术(校企共建课程) | Moder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 32 | 2 | 是 | 2 | 魏云冰、武鹏、章文俊等 | ||
ZF02005 | 智能计算 | Intelligent Computing | 32 | 2 | 是 | 1 | 段倩倩 | ||
ZF02014 | 智能控制(全英文教学) | Intelligent Control | 32 | 2 | 是 | 1 | 海外名师、阚秀、曹乐 | ||
ZF02025 |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人工智能+课程)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 | 32 | 2 | 是 | 1 | 赵莉 | ||
ZF02035 | 深度学习与应用 | Deep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 32 | 2 | 是 | 2 | 赵晓丽、王春媛 | ||
ZF02038 | 语音识别技术 |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 32 | 2 | 是 | 2 | 王永琦、吴中 | ||
ZF02043 | 物联网通信技术 |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32 | 2 | 是 | 1 | 廖薇、胡建鹏 | ||
ZF02045 | 区块链原理与应用 |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 32 | 2 | 是 | 1 | 李冬梅、陈珏 | ||
ZF02050 |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校企共建课程) | New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32 | 2 | 是 | 1 | 张菁、臧甲杰、章文俊、王国良 | ||
ZF02019 | 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 16 | 1 | 是 | 2 | 刘铁英 | ||
ZF32003 | 自然语言处理案例类课程(实践案例类课程) |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ase Courses | 32 | 2 | 是 | 2 | 黄润才、李高健 | ||
ZF32005 | 电子信息前沿类校企课程(校企共建课程)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Frontier School Enterprise Courses | 16 | 1 | 是 | 1 | 王国中等 | ||
公共选修课(限选1门) | F47003 | 学术英语写作 |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 16 | 1 | 否 | 2 | 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 | |
F26001 | 高级信息检索 | Advanc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 16 | 1 | 否 | 2 | |||
F46003 | 网球 | Tennis | 16 | 1 | 否 | 2 | |||
F46004 | 跆拳道 | Taekwondo | 16 | 1 | 否 | 2 | |||
F37017 | 纪录片赏析 | Appreciation of Documentaries | 16 | 1 | 否 | 2 | |||
F37018 | 戏剧影视艺术欣赏 | China Traditional Opera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Appreciation | 16 | 1 | 否 | 2 | |||
必修环节 | ZF02020 | 专业实践(1年以上) | Professional Practice (More Than 1 year) | 32周 | 8 | 否 | 3 |
必修环节 | |
F02014 | 学风建设、学术报告 |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Academic Report | 20次 | 2 | 否 | 3 |